1、金属骨架的预处理
为了保证聚氨酯筛板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刚度,通常在筛板内衬有钢质骨架。中小型筛板的钢骨架多为焊接的框式结构,张力筛则多采用多股钢丝绳作为骨架。
鉴于复杂的工作环境,金属骨架表面必须进行喷沙处理,用于去除表面的油污、锈渍,活化表面,扩大黏合面积。
2、模具的装配
钢质模具经表面脱模处理后,放入骨架。平台温度升至110℃。

3、聚氨酯筛板的浇注
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,常用的常压浇注方法可分为手工浇注和机械浇注2种。
3.1手工浇注
将预聚体和扩链剂[3,3'-二氯-4,4'-二氨基二苯甲烷(MOCA)]分别计量。预聚体加热倒80℃~85℃,MOCA加热至100℃使其熔化,二者混合搅拌1min~2min,进行二次脱泡。将混好的胶料倒入预热好的涂有脱模剂的模具内,清除表面气泡,定型硫化1.0h~1.5h。
手工浇注投资少、成本低,适用于小型企业的生产。手工浇注存在可浇注时间短、易夹带气泡、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,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浇注的方法。
3.2机械浇注
由于聚氨酯浇注胶具有釜中寿命短、凝胶速度快的化学特性,且单件制品用胶量较大,所以浇注机生产能弥补手工浇注的缺点。机械浇注具有配比准确、计量稳定、混合均匀、不产生气泡、温度稳定、准确可靠的特点。预聚体的预热、脱泡,扩链剂的保温,以及二者的计量、混合及浇注和清洗均在浇注机内通过简单控制得以实现。这种浇注方法可连续生产,生产效率高,制品质量稳定,适于大批量和大中型制品的生产。
以日本东邦株式会社生产的EA-201浇注机为例,EA-201浇注机的吐出能力为0.4kg/min~1.0kg/min,适用于双组分体系。计量装置主要包括计量泵、齿轮泵(无极变速装置)、真空泵、缓冲罐(脱泡装置)、物料及溶剂罐。对物料体系的要求见表1和2。
浇注机由A、B、C3部分组成,分别是预聚体、扩链剂、机头,温度设定A为85℃、B为115℃、C为120℃。预聚体和扩链剂经各自计量泵输送到机头系统,混合头高速旋转,在极短的时间内将A、B组分混合均匀,不产生气泡,并能快速排除混合腔内的空气,料头消耗较少。利用塑料管来浇注,结束后可以切换到清洗系统对混合腔进行清洗。
浇注过程中应该注意,模具应为钢质材料,且厚度≥10mm,边框应设有启模口;由于制品有一定的收缩特性,故应该考虑收缩率;平台温度应保持在(110±5)℃,不宜过高或过低;脱模剂不宜过多,定型硫化时间≥1h。
4、筛板的硫化及后熟化
浇注完成后,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筛板的成型硫化、后硫化以及后熟化过程。成型硫化是指筛板于脱模前在模具中硫化的过程。实践证明,在成型温度100℃~120℃、成型时间1h~2h条件下,可以加速扩链交联反应,快速提升制品的性能。后硫化是指筛板脱模后继续加热硫化的过程,目的是使其剩余游离状态的异氰酸根继续反应,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。这一过程的温度以115℃左右为宜,后硫化时间10h~14h。后熟化是将后硫化后的筛板在室温下放置1周,以保证其获得稳定的高性能品质的过程。筛板的存放环境应干燥、通风,筛板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,以防霉变。筛板不宜长时间光照;否则,会使制品黄变,降低制品的质量,影响其使用寿命。